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找回村落共同体: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 ——来(4)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向乡村工业化要集体经济。随着中国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乡村地区出现了“再工业化”的趋势。一方面,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

(2)向乡村工业化要集体经济。随着中国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乡村地区出现了“再工业化”的趋势。一方面,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第二产业快速成长。山东省利用乡村“再工业化”契机,发展厂房租赁经济的形式,为壮大集体经济寻找思路。以菏泽鄄城县为例,鄄城“扶贫车间”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贫困村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作为“种子资金”,兴建“扶贫车间”,租赁给“扶贫车间企业”,获得租金收入充实到集体经济;同时“扶贫车间企业”上缴税收的乡镇留存,返还给村集体,加上“扶贫车间”的顶棚,覆盖上光伏板,发电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快速成长壮大。

(3)向农村信息化要集体经济。“互联网+”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特别是“电商下乡”不仅拓展了农村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集体经济大有可为。菏泽曹县是闻名遐迩的淘宝县,大集镇以演出服饰专业淘宝镇著称,在推动电商发展过程中,政府积极推进各类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电商发展也为曹县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带来了机遇。随着当地电商企业发展、外来物流企业和配套企业入驻,对厂房租赁、劳务中介服务、技能服务的要求激增,曹县从这些需求入手,通过发展租赁经济、服务经济的形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新路子。

(4)向新型城镇化要集体经济。随着农业产业化、乡村再工业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人口流动的趋势发生了变动,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就近就地就业,部分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获得了成长空间,特别是在中心城区周边和小城镇。在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村改居社区,通过留存一定比例的集体土地,兴建物业、厂房,供租赁或发展经营实体,是拓展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又一重要方式。

(5)向乡村沉睡资源要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依托,清理农村“三资”,挖掘乡村沉睡资源,是稳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一些乡村,“三资”长期被挤占、独占、挪用,不仅是集体资产的流失,也在群众中产生很坏的影响。通过清理农村“三资”可以为集体经济发展积蓄能量,同时有助于化解村内矛盾,增强基层组织公信力和凝聚力。同时,乡村地区普遍存在一些“沉睡资源”,如房前屋后的“边角地”,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堰塘、废弃厂房、礼堂、校舍等,通过整理这些资源,能够厚植村集体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借助市场化的运行方式,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经营主体,发展各类生产、经营、服务项目,就能够为集体经济找到源头活水。以山东德州为例,德州深入实施“村庄沉睡资源利用”工程,通过整体规划、多方投入、系统整合、规范利用、科学管理、合理分配,达到产业发展、集体壮大、群众增收、村庄美化、基层组织强健等多赢目标。

从豫鲁两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案例中,可以发现,时下我们正站在一个对于乡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时间节点上。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中央已陆续出台15个“一号文件”,助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另一方面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不仅农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过程中,缜密设计、统筹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化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豫鲁两省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恰恰是上述观点的有力印证。

五、让集体经济服务于乡村治理体系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乡村社区公共财力有了基础和支撑,并不必然意味着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恰恰是各地案例中,一些村集体经济快速成长,但缺乏有效管理,使用不透明不规范,在干群之间、村民之间引起了新的矛盾。换言之,通过再造集体经济形成的社区公共财力,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村落共同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恰恰是要通过管好用好集体经济,在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完善与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找回“村落共同体”。还应看到,新时期“村落共同体”不同于传统社会以家族或地域性社会体系为载体的形态,而是需要置于现有行政区域架构之下,以行政村为单元,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村民合作与村落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增强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促进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角度来理解。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qikandaodu/2020/0710/372.html



上一篇: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 |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部| 中国集体经济版面费 | 中国集体经济论文发表 | 中国集体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