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这些村干部集体坐班后的隐忧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变管理为服务,在基层实践,特别是村级治理中却出现了服务主体性、积极性丧失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对此进行了研

近年来,国家提出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变管理为服务,在基层实践,特别是村级治理中却出现了服务主体性、积极性丧失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对此进行了研究。

村级变得越来越行政化

20 18年,笔者到湖北省T县和X县调研,发现当前中部农业型地区村级治理的规范化要求也已经相当严格。让人意外的是,这也造成了一些基层的困扰。

T县A村只有500多人,常年在村200多人。按上级要求,村干部周一到周六必须全天上班,周日村支书值班。除到镇上开会外,村干部必须在村部办公室坐班,县市和乡镇有关部门(组织部、纪委、扶贫办等)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不定期督查。此外,按照T县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要建面积不低于500平米的村办公大楼,建楼进度由乡镇每日公开、每日督办,不能按时完成的扣发村干部绩效工资。

但在一般时期,每周也就两三个村民来找村干部办事或解决问题。村干部上班主要有三项:一是几乎每天都有村干部要到乡镇开会;二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事务,主要是完成上级要求填报的各种报表;三是完成常规工作并“办事留痕”。

对村干部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同时也是行政化的要求。本来村干部不脱产,上级要求村干部脱产坐班,湖北部分地方因此将村干部误工补贴的报酬改为工资,规定村支书可以享受乡镇副职干部待遇。具体各县情况不同——T县村支书一年的工资为3.9万元,其中大约一半为年终绩效考核工资。某村各项工作完成较好,村支书一般可以拿到3.5万元,副书记和妇女主任等工资为书记工资的80%,即2.7万元/年。正是村干部“误工补贴”变“工资”加剧了村干部的职业化、脱产化。

X县某村村支书称:“现在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所有工作都要归到村里来管,并且所有工作都要办事留痕,要做详细记录,这样防止出现问题时倒查追责。没有留痕的工作要么是白做了,要么出事了就会追究责任。”有时做事情很简单,比如调解纠纷可以很简单解决了,“留痕”却很花功夫,因此,全村4个干部中有两个干部专门做材料。某村村支书指出:“现在农村工作既要搞工作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然就不知道犯了哪一条法规,被处分了还不知道为什么。”

与对工作规范化要求相一致,近年来湖北部分地方要求村一级设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办事大厅,村干部坐班值班,要求村村都有阵地,就要建高标准的村部办公楼。T县要求每个村按最低500平米新建或改建村办公楼,我们调研的X县某村因为邻近县城,2016年所建村办公楼面积达2500平米,与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合并建成,花费250万元,建村部用掉村里征地款200万元后还剩50万元债务至今未付。

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上级要求村一级化解村级债务,要求村一级将所有能拍卖的集体资产都卖掉还债,有村集体甚至将村部也卖掉了。这两年一些地方又以建设阵地的名义,一律要求新建村部面积不得低于500平米。但T县A村总共才500多人,村干部才3人,500平米的村部,村干部人均办公面积可能大大超标,建好的村部将来可能无人使用。最近20年我们一直在全国农村调研,遇到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折腾,比如,十多年前全国推行农村党员电化教育,每个村阵地都建好了,却很少能完全发挥作用。

发掘村级治理的内生资源

总体来讲,当前中国村一级仍然是熟人社会。除了外出打工者外,留村农民仍处于邻里亲朋熟人社会关系中。因此,当前村庄,不仅农民多有土地和住房,还有历史形成的各种熟人社会资源、乡村社会资本。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进行治理,除了一定要按规则办事,也要真正找到村庄节点性力量来满足村社农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村庄最为重要的节点性力量有两个:一是“负担不重的低龄老年人”,一是未离开农村,又可以在农村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后者又被称为“中坚农民”,是当前中西部农村最佳村组干部人选,他们了解农村情况,懂得农村实际,有能力解决基层治理各种问题。

熟人社会的事都是具体的,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加之农业社会本身的季节性、农村事务的低利益密度和重复性较低的特点,就使得乡村治理必须要有很强的策略性,村干部必须要有较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只有如此,村干部才会用最低成本和最小代价来维系农村基本生产生活秩序,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高效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qikandaodu/2020/1227/898.html



上一篇:祁阳县卫健系统新党员举行宣誓仪式
下一篇:蒙阴县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分析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 |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部| 中国集体经济版面费 | 中国集体经济论文发表 | 中国集体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