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集体经济》刊物宗[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征稿要[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收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数据库[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栏目设[06/30]
北京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近万亿元,居全(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报告提出,到2025年,创建2至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5个产值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认定100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
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报告提出,到2025年,创建2至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5个产值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认定100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提升3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设施蔬菜、良种蛋鸡2个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在增加土地供给方面,报告建议,集体土地整理形成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保障农村集体产业发展。完善“村地区管”政策,保证重点项目和农村融合性产业都用得上地、用得起地。
?
推进农电、农超、农批对接,建立3个以上特色农产品直采直销供应基地和20个以上售卖专柜、专区。建设一批种养结合示范基地和循环农业示范园,打造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带(区),实现“十四五”时期绿色有机农产品产量翻一番(从23万吨增至46万吨)。
此外,北京市每年安排财政资金,专项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耕地保护补偿、菜田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研究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
?
?
创建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7个市级特色专业示范村。培育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和130个“北京优农”品牌目录。2021年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总量增长10%,达到27.7万吨。
?
对于下一步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包括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盘活利用好闲置宅基地,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严格耕地用途管控,保障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等。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树东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作报告,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实施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0个、星级休闲农业园区224个,培育乡村民宿精品近5000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2021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252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2.6亿元,人均消费增长10%。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
?
在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行动方案》,明确村庄布局分类,统筹各级规划在乡镇层面落位,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2911个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分批次推进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2100多个村实现整村完工。
?
4月2日,北京朝阳区黑庄户乡,当地现有耕地保有量3221亩,承担着全区三分之一的粮食蔬菜生产任务,村民正在大棚内忙于播种。王飞 摄/IC photo
?
北京还持续开展人才京郊行、“百师进百村”等活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选派第六批720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储备8083名村级后备人才,确保每个村至少2名。修订完善村干部基本待遇保障实施办法,村“两委”35岁以下年轻干部配备率达到100%。
报告还提出“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完成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全息地图”。建设一批数字田园、智慧农园、无人农场。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运营服务组织。
?
农村委员会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出台相关政策,稳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大力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接续推动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效果明显。
?
?
?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zonghexinwen/2022/0923/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