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清理农村集体三资助力推动乡村振兴以新源县开(2)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三资”清理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1.“三资”管理更加规范 制度的健全和机制的完善,让会计核算、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财务行为有章

二、“三资”清理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1.“三资”管理更加规范

制度的健全和机制的完善,让会计核算、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财务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效杜绝了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集体资产跑冒滴漏和闲置现象明显减少,保值增值和良性积累机制逐步建立。

2.增收致富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三资”清理,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管理混乱”“人情地、关系地”等方面问题,初步盘清了村集体“家底”。村级党组织通过集体资源发包、承包经营等方式有效盘活集体资产。截至2018年底,全县村级集体收入总量达3100万元,较2017年增长38.7%。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收入3823万元,较2018年底增加723万元,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村5个,50-100万元村11个,30-50万元村19个,10-30万元村41个,5-10万元村3个。

3.党组织凝聚力有效提升

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全面提高,有效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难题,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物质基础。通过有效利用村集体资产,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干部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得到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群众满意度测评得分达98.52,较2016年提升14.3%,广大农牧民群众认同感全面增强。

三、“三资”清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统一

少数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和心理,没有把心思放在发展强大集体经济上;有的认为基层实行村民自治,不愿多管,导致干部对村级财政治理不重视,对群众反映财政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查询和处置;有些村干部不熟悉法律和财政准则,不按规章准则做事,听不进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导致治理紊乱的场面;个别乡村依靠土地发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依赖性较强,在增加经营性收入方面思路不宽、点子不多,办法不管用,思想认识不到位。

2.上级监督不协调

以前的监管只注重账面资金管理,无视资产、资源的治理,在资产的出售和工程的投标进程中欠规范的情况监管不到位,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导致出现漏洞,从而出现部分“三资”失管漏控。加之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第三方监督”成了“部署”;而审计力量有限,且未构成“审计——查处”的良性循环,因此司法监督也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部分低价承包的集体土地存在司法纠纷,造成清理清退工作不彻底的现象;部分村集体对所有债权未进行及时催收,导致出现了一些“呆账”和“坏账”。

3.注销程序不到位

各乡镇村社往往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监管而轻视对固定资产、物资和资源的登记造册,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机制。各乡镇村未依照规范化运作的要求,坚持债务债权注销薄、资产台账和资源注销薄,大多数村社只注重对村级债务债权的注销,无视了对固定资产和集体资源的注销,形成注销项目不完善或内容不具体,部分台账不清。

4.报销机制不规范

首要表现在财政准则执行不力,账目管理不规范,导致一本糊涂账。有的村干部本人开票,长期不报账,收款后,不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使用,长期不入账,致使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进出不入账;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条,开支白条入账;有的村报销凭证不够规范,支出凭证手续不完好;有的村资产收益运用无方案,寅吃卯粮;在集体资产发包、出租等方面,书面合同少,口说为凭多;有的合同要素不全,条目不明等等。有的乡镇村社对资源性资产均无详实数据记录,导致无法盘活并增加集体和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5.整治措施不得力

个别乡镇村社虽然对“三资”清理整治工作有计划、有部署,但一些具体工作措施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首要显示在家庭承包、土地确权执行难到位;群众以各类理由随意侵犯集体资源;农经部门对清理工作的严肃性、紧迫性认识不够,责任追究不严实,人员、设备保障跟不上,工作人员只看账面,只听汇报,不下村社;加之村级财会人员更换过于频繁,对政策理解不够到位,在落实“三资”清理相关要求,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三资”治理工作。

四、完善“三资”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qikandaodu/2021/0626/1241.html



上一篇:关于陕南贫困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以全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 |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部| 中国集体经济版面费 | 中国集体经济论文发表 | 中国集体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